海南海花岛6号博物馆清绿纱地刺绣暗八仙团寿纹吉服

导读: 清绿纱地刺绣暗八仙团寿纹吉服- 清风徐来——清代民国旗袍展 镇馆之宝 清绿纱地刺绣暗八仙团寿纹吉服 细节介绍 本次展览 王秀晖

清绿纱地刺绣暗八仙团寿纹吉服-

 
2022年1月1日,“

清风徐来——清代民国旗袍展

”于中国海南海花岛6号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清代到民国旗装、旗袍文物300余件,其中包括清代旗装、鞋靴、民国旗袍及部分现当代改良旗袍,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1月30日。
旗袍起源于清代旗女之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是中国悠久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始于清早期,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风尚,成为最普遍的女性服装,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旗袍为国家礼服。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镇馆之宝

清绿纱地刺绣暗八仙团寿纹吉服

吉服,又称盛服,是上至帝后妃嫔,下至王公文武百官及公主、命妇参加筳宴、迎銮、冬至、元旦、庆寿等一应嘉礼及某些吉礼、军礼活动之时,所穿戴的冠服,因其是在喜庆之日穿着,所以吉服的色彩之华美,图案寓意之丰富是其他典制服所不及的。
此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湖水绿地素绸面,绣工精致,平绣为主,前胸、后背和两肩绣出云蝠,花卉,八宝图案,花团中绣有“寿”字,其中前胸后背和两肩各一团,下襟前后各二团。纹样色彩清雅,绣工精美。每团团中纹样丰富,但布局繁而不乱,紧凑而协调。在下幅绣出花卉四团及海水江崖等,袖端、接袖及领缘均饰以云纹,暗八仙等。由于纱地刺绣工艺要求较高,这种工艺在服饰中很少见,在质地稀疏的纱地上刺绣,还要把针脚排列整齐紧密,是需要很高超的技艺的,远比在绸缎上刺绣技术含量高。按《钦定宫中现行则例》载,此应为贵人、常在于庆典节日时所服用的吉服。此件展品完好保存至今更是意义非凡。

细节介绍

先前收视火热的影视剧《延禧攻略》中人气最高的角色,无疑就是秦岚扮演的富察皇后了,富察皇后温柔端庄,心性善良,被粉丝亲昵地称呼为“容音小天使”。总结秦岚富察容音在剧中的造型,从着装旗袍的细节处可见精致华美,而海花岛博物馆6号馆更是将荧屏上的细节更加真实的带入台下,让每一位观者可以近距离感受旗袍之美!
八仙纹,一种典型的宗教纹样,以八仙为题材。“八仙”即汉锺离、吕洞宾、李铁拐、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相传他们得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领,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说,习称八仙纹或八仙图。民间祝寿多以八仙为题,称“八仙祝寿”。
古时绣球花也称“八仙花”,采用海棠花和绣球花图案组合,也为八仙过海纹。明嘉靖后,八仙成为瓷器的常见装饰题材之一,这与当时帝王和上层社会倡行道教有关,图样有“八仙过海”、“八仙祝寿”、“八仙捧寿”等内容。
八仙图也是清代景德镇窑瓷器常见的纹饰。首都博物馆藏明成化珐华八仙纹罐,在腹部以立粉技法描绘八仙过海,栩栩如生,神采奕奕。清康熙朝八仙纹仍旧盛行,并开始流行暗八仙纹。直到民国还很流行八仙纹。

本次展览

自2011年起,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展出的展品均为旗袍非遗传承人

王秀晖

女士家族六代传承的原物。
王秀晖女士的家藏服饰品数量多、种类丰富,大多在辽宁地区收集,地域特色明显。藏品基本反映了清代中晚期到民国时期的服装变化趋势,尤其是女性服装的变化过程,在收藏界难得一见。所藏清代服饰从官服到民服、礼服到常服以及各种配饰款式多样、工艺齐全、装饰纹样丰富多彩。民国时期的旗袍面料品种多、花色丰富、样式多样,时间跨度长,能够展示各个阶段、各个阶层的女性旗袍的风采。馆藏服饰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正可谓是“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不容错过。
值此3.8女神节之际,为让更多观众更好地感受旗袍华服之美,海花岛旗袍摄影大赛3.8将盛大开幕,更有机会获得价值3980元的定制精美旗袍一件!期待各位观众的精彩表现! 

声明:此文由 Anonymous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