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海南文琼高速的冯家湾服务区来了位特别的“新员工”——一台专门服务新能源汽车的移动充电机器人。有了它,车主朋友们给爱车充电,将从昔日的“人找桩”进入“桩找车”“电找人”的新阶段,享受便捷的快充新体验。
“新员工”身份不简单,它可是海南首台移动充电机器人,还凭借着“充电10分钟,续航70公里”的技能,短短八天假期,就在海南广大新能源车主中小有名气,逐渐成为海南高速服务区中的新晋“网红”。
不少车主关注,和固定充电设备相比,移动充电机器人将带给车主怎样的新体验?从“首台”到“N台”的路上,它如何才能更快更好走进海南更多的高速服务区,走向全省更广泛的日常充电场景?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服务区有了移动“充电宝”
“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充电的路上。”刚结束的“黄金周”,冯家湾服务区首位机器人“员工”——移动充电机器人着实有点忙。车主朋友们常喜欢把它喊作移动“充电宝”。不少还没去过冯家湾服务区的车主挺好奇,“这个机器人到底长啥样?”
“双节”假期,从广东来海南旅游的李涛在服务区准备给自己的新能源车充电,发现固定充电桩已停满车,他正发愁着,意外发现服务区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宣传信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按照宣传信息操作,只见移动充电机器人从一间服务区的休息室驶出,按照指令为车主提供充电服务。
“胖乎乎的身子,长得萌萌哒,很像放大版的卡通玩具车。”这个机器人1米多高,主体呈灰白相间,底部有四个车轮,轮毂呈明亮的蓝色,机器人给李涛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破解假期“一桩难求”难题
“与市区内相比,假期的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对移动充电机器人的需求更为迫切。”海南交控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冯家湾服务区的新能源充电设施,该公司副总经理钟植彬坦言,近年来,全省高速服务区充换电设施越建越多,但目前仍存在高峰时间段“一桩难求”的局面。
在钟植彬看来,与充电桩相比,移动充电机器人有多重优势。通过汽车充电与电网供电分离的模式,充电机器人可成为有效分散高峰期用电压力的一种途径;在老旧小区、无私家车位等场景下,难以安装充电桩,充电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由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而电网容量有限,靠增加充电桩来解决服务区的充电难问题,需要对电网进行改造,成本较高。”钟植彬说,充电机器人所需场地费用少,也没有固定充电桩、电缆铺设的费用。从实际运营的角度,由于出行旅客节假日出行导致集中充电需求猛增,在节假日充电需求集中式增长,而在非节假日期间,充电桩利用率较低,灵活机动部署的移动充电机器人将成为破解潮汐充电问题的一大利器。
目前,移动“充电宝”采用快充模式,满电为65度,可为车辆提供充电10分钟续航70公里的电量。
据悉,今年以来,由海南交投联合国内知名充换电设施专业企业共同研发,投用前已反复进行技术测试验证,符合各项安全标准,着力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高质量移动充电服务。
使用场景有望更多元
移动“充电宝”,可不仅仅能在服务区给新能源车提供续航服务。它还可以充当应急保障“特种兵”,给路面上临时需要充电的车辆提供紧急救援服务;如果高速服务区意外停电,它可以充当临时的电源,维持服 区的应急运行;在交能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高速服务区新能源发电波动及利用周期需要精准匹配,通过移动充电机器人可将富余的绿电进行存储,有助于提升服务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车流量较大区域、重大节假日期间等适度投放移动充电基础设施,增强充电网络韧性。”此后,全国多地便不断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今年以来,海南、 浙江、湖北、广西等地陆续投放移动充电机器人,完善新能源车补能体系。海南在全国属于较早投用移动充电机器人的省份。
目前,海南全岛有40多个营业的高速服务区。海南省交控服务区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运营主管吴程武介绍,在冯家湾服务区投放后,接下来根据市场反馈情况,企业将联合合作伙伴,逐步在更多高速服务区推广使用移动充电机器人,从“首台”到“N台”,以更多的充电场景、多元化的充电体验,推动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
据了解,如今,移动充电机器人行业应用的商业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技术不断迭代完善,场景应用将不断拓宽,将和固定充电桩形成有效的互补,共同缓解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随着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广发展,移动充电机器人还将有望走进城市日常用车的更多场景中,比如大型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港口码头、旅游公路驿站等地,为群众提供补能新选择,成为海南清洁能源岛上的绿色风景线。
本文Hash:7b7b60936400347c27a071db124c62035c85f94b
声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嗨游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